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

星座网https://m.xingzuo.com

中秋节适合赏月、吃月饼,再加上中秋节的法定小长假,特别适合外出游玩。而且中秋节的时候已经入秋了,所以天气也是非常凉爽舒适,不过中秋可不是秋天的一个节气哦。它一般在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之间,有的时候更晚,在秋分之后。

中秋节是什么节气中的哪一天2021

从日历上可以看出来,2021年的中秋属于白露节气。2021年中秋节是在9月21日,农历八月十五。秋分节气则在中秋节之后的9月23日,农历八月十七。秋分的前一个节气则是白露(9月7日,农历八月初一)。

中秋是节气还是传统节日

中秋属于传统节日而非节气,它是法定节假日,在中秋的时候会放三天小长假。有的时候中秋节气还会和国庆节挨在一起,这样小长假的时间就会更长。中秋是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,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等,是民间的传统节日,历史悠久从古时秋夕祭月而来。以前的祭月是在秋分节气,之后才改为了夏历的八月十五,直到今天。

中秋节气温一般多少度

中秋节气温大约在25℃左右,这个时候已经过了白露节气,有的年份甚至已经过了秋分,所以中秋温度都不会太高,秋意明显。

中秋节时候,全国算是正式进入秋季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气温一天比一天低。所以各地气温通常不会太高,一般保持在25℃左右,北方最低气温可能达到20摄氏度,南方最高气温有时可能达到30℃左右。中秋节过后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气温一天天下降。 此时全国气温基本都在30℃以下了,稳定在25℃左右,气候较为舒适。

中秋节来自于古代人们对天象的崇拜。中秋节的风俗有吃月饼、赏月、看望亲人、吃团圆饭等。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的祭月,到了唐朝初年,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,古代人们为了庆祝丰收,也会在中秋节这天进行祭祀,以求来年有好的收成。

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简单介绍,供大家参考借鉴

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简单介绍

中秋节由来

中秋节,农历八月十五,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。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,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。中秋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。

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——中秋节。中秋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。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。据史籍记载,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,时日恰逢三秋之半,故名“中秋节”;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,故又称“秋节”、“八月节”、“八月会”、“中秋节”;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,故亦称“团圆节”、“女儿节”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“月”进行的,所以又俗称“月节”、“月夕”、“追月节”、“玩月节”、“拜月节”;在唐朝,中秋节还被称为“端正月”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大致有三种: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、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,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。

  中秋传说之:嫦娥奔月

  相传,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,晒得庄稼枯死,民不聊生,射日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,为民造福。

  后羿机缘巧合到昆仑山访友求道,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,得到一包不死药。据说,服下此药,能即刻升天成仙。然而,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嫦娥,让嫦娥收藏起来,不料被小人窥见。小人借后羿外出狩猎之际,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,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。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小人之对手,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,转身打开百宝匣,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。

  嫦娥吞下药,身子立时飘离地面、冲出窗口,向天上飞去。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,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傍晚,后羿回到家,得知事情原由悲痛欲绝,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。无可奈何,便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,摆上香案,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,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。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,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,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

  从此,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。

  中秋传说之二:吴刚折桂

  据说汉朝有个名叫吴刚的西河人,跟随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错误,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,砍伐桂树。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,有五百多丈高,每次砍下去之后,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。几千年来,就这样随砍随合,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。吴刚就被罚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,以示惩处。

  中秋传说之三:朱元璋与月饼起义

 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。当时,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,纷纷起义抗元。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。鉴于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,传递消息十分困难。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,命令属下把写着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的纸条包入饼子里面,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,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。

  消息顺利传达,起义成功。朱元璋下令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,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并将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“月饼”,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。此后,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
2 国内外中秋节习俗 

  中国中秋节习俗

  1、赏月

  在中秋节,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,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到了周代,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。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李子、葡萄等时令水果,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。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。在唐代,中秋赏月、玩月颇为盛行。在宋代,中秋赏月之风更盛。明清以后,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,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、树中秋、点塔灯、放天灯、走月亮、舞火龙等特殊风俗。

  2、吃月饼

  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,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,“月饼”一词,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中,那时,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。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。到了近代,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,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,馅料考究,外型美观,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,如“嫦娥奔月”、“银河夜月”、“三潭印月”等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,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,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,联络感情。


『xingzuo.com』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

热门文章:

广东大年初一传统民俗活动 广东独有的传统民俗活动
广东大年初一传统民俗活动 广东独有的传统民俗活动

地处于我国南方的广东,即使在春节期间,气温也不是特别低,不过也算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,而且过年也有属...

除夕在古时候称为什么 除夕古代的叫法
除夕在古时候称为什么 除夕古代的叫法

中国是一个团结美好的大家庭,任何时候中国人都是最团结的,这也是因为我们的传统美德,其次就是我们在每一...

2023年春节借钱给别人好不好 过年借钱给别人吉利吗
2023年春节借钱给别人好不好 过年借钱给别人吉利吗

我国的老百姓都是很善良,平时也很有义气,见大家有困难,往往会出手相助,如果亲朋好友来借钱,大部分还是...

2023年小年为什么不能结婚 小年可以结婚吗
2023年小年为什么不能结婚 小年可以结婚吗

在我们中国是有很多讲究的,比如说我们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,还有就是结婚一定要挑选出一个好的时间,这...

生肖属马人2023年3月最吉利的安门吉日查询,安门哪几方大利
生肖属马人2023年3月最吉利的安门吉日查询,安门哪几方大利

每一个时间点都有不同的寓意,有的时间适合做一些事,有的时间则不适合。当自己在准备安门的时候都会挑选一...

生肖属羊人2023年3月最吉利的安门吉日查询,安门哪几方大利
生肖属羊人2023年3月最吉利的安门吉日查询,安门哪几方大利

走进自己的家门拥抱属于自己家的幸福,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暖心而又甜蜜的事,可见门作为一个中介不可忽视。...

生肖属马人2023年3月宜出行吗,出行黄道吉日查询
生肖属马人2023年3月宜出行吗,出行黄道吉日查询

如果每一个人每天都工作,那么一年之中的工作压力会越来越多,而且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差。因此适当的在假期之...

正月初四扔垃圾说法 正月初几能扔垃圾
正月初四扔垃圾说法 正月初几能扔垃圾

如今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是越来越强了,都会把收拾好的废弃物放在指定的地方,这样很方便集中一起运走,不过...

正月初三禁忌小常识 过年这些事情千万不能做!
正月初三禁忌小常识 过年这些事情千万不能做!

如果仔细观察过年的习俗,就会发现每天都有不同的忌讳规定,虽然看起来有些繁琐,但都体现了古老的文化,而...

南方人小年是什么时候2023 有什么风俗习惯
南方人小年是什么时候2023 有什么风俗习惯

??小年一到来的时候,也预示着大年离我们不远了。一进入小年儿开始,我们就开始准备各种过年所用的东西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