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灵运,一生行好运-名人取名的故事

星座网https://m.xingzuo.com2019/10/28


谢灵运(385——433),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。《宋书》本传称他“少好学,博览群书,文章之美,江左莫逮”。他曾狂放道:“天下才能共十斗,曹子建(曹植)才高八半,我才高一斗,其余一斗由天下人共分。”因此他也为后人留下了成语“才高八斗”。谢灵运的诗和书法被宋文帝称之为“国之二宝”。
谢灵运的祖父谢玄是东晋名将,而他的父亲谢瑍史书上却说他“不慧”,且一直多病。其母是精通诗书的王羲之的外孙女。
在谢灵运出生后十天,谢玄的独生儿子——谢灵运的父亲谢瑍就撒手人寰了。而谢灵运的降生既给谢家续了香火,更给谢家带来了希望。爷爷谢玄当然对这个孙子也寄予了莫大的希望,于是给他取名“灵运”。“灵”在古代除了指神灵等意思外,还有善、好、美好等意思。如《文选·潘岳〈藉田赋〉》:“夫孝者,天地之性,人之所由灵也。”吕延济注:“灵,善也。言孝者乃天地之性,人之所由善也。”运,即命运、运气。可见“灵运”即为好运气,好命运。谢玄为自己的独孙儿取名“灵运”,就在于希望孙儿的诞生既给谢家带来好运气,又希望这个孩子一生行好运。
公元388年,即在谢灵运3岁时,44岁的祖父谢玄不幸病逝。谢玄离开人世前最不放心的当然是他的孙儿谢灵运。古人怕孩子不好养,或者养不大,通常有两种办法,一是贱养,即那些出生于有钱人家的孩子常寄养在低贱人家。另一种办法就是所谓的借福,这便是把孩子送到福大的地方,如寺院、道观等地寄养,以祈求神灵保佑。
谢玄在临死前叮嘱家人将4岁的孙儿灵运送到钱塘颇有名气的杜明法师那里寄养。谢灵运在杜明法师那里整整寄养了十二年,直到16岁时才离开。在那里,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、少年时代。谢灵运长期客居在杜明法师的道观里,每次回到家里时,家里人都把他当作客人,还叫他“客儿”。因此“客儿”就成了谢灵运的小名,其后人们又称谢灵运为“谢客”。
公元382年,谢灵运的祖父谢玄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,并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符融的军队,立下了赫赫战功,因此被封为康乐公,食邑二千石。谢玄死后4年,即谢灵运8岁时,他便袭封了爷爷的康乐公的封号,且仍然食邑二千石,因此世人则称他为谢康乐。
进入刘宋以后,谢灵运按例降为“康乐侯”,且不受宋文帝重视,文帝还将他外放到永嘉任太守,其后又到临川任内史等职。在此期间,谢灵运十分喜欢跋山,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屐,即有钉的鞋。为了安全稳当,每次上山时,谢灵运则将木屐前掌的鞋钉取下,下山时则将木屐后掌的钉全部拔下来。这样穿着木屐上下山都很省力,且又不易摔倒。由于他巧妙的使用木屐,人们则称他跋山时穿的木屐叫“谢公屐”。其后“谢公屐”也成了谢灵运的雅号。
永初三年(422),谢灵运在政治上受挫,被贬出京城,来到永嘉(今浙江温州)任太守。到永嘉后的第一个冬天,他久病卧床不起,直到次年的春天始愈。
一天,大病初愈的谢灵运便登楼观景,于是写下了《登池上楼》这一名作,以排遣心中的郁闷。诗中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”两句成了谢诗中最着名的诗句,他这两句诗不仅倍受到时人的赞赏,而且人们还送给他一个名传千古的“谢春草”的雅号。

Xingzuo.com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!